近日,生态环境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提出通过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,基本掌握重点噪声源污染状况,不断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,有效落实治污责任,稳步提高治理水平,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,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。到2025年,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%。
与此前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类似,这次的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是采取“十条”的形式,所以又被业内简称为“声十条”。
进入“十四五”时期,污染防治攻坚战从“坚决打好”变成了“深入打好”。“深入”的体现之一,就是增加了噪声污染防治行动。
随着蓝天、碧水、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逐渐取得成效,噪声问题逐渐暴露出来,成为了我国环境领域的突出短板。数据显示,2021年,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的45.0%,接近一半,高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。
正因为如此,所以国家相继出台“噪声污染防治法”和“声十条”,提出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,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。